当前位置:天气预告网 > 天气新闻

天气预报30天相关新闻

  • 东莞天气预报:穗爱心墙提供免费衣物遇困境:天气转暖失去需求
  •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7日09时45分)

  2016 年初,世纪寒潮袭来。在冰冷的日子里,却有一股强劲的暖流在许多城市间涌动,那就是“暖墙”(也称为“爱心墙”,在墙壁上安装挂衣架,普通人将自己不再需 要的衣物挂上去,而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按需取走穿用)传入我国后,迅速出现在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时好评如潮,经过媒体及社交平台的传播,更多的人参与 进来,大量的暖墙出现。

  然而,很快关于暖墙的诸多问题也涌现出来,如服装的卫生防疫、现场管理、衣物“爆棚”等。公众的热情,让暖 墙火了起来,但高热的关注度也让暖墙陷入水土不服的争议之中。另外,随着天气转暖,暖墙提供的棉衣逐渐失去需求,暖墙是否会成为一股慈善公益风,如同“慈 善超市”“待用午餐”等慈善项目一样就此消失?来自这两方面的“热”,让暖墙遭遇现实中的尴尬。如何突破这种尴尬,让暖墙继续温暖下去,成为一个摆在每位 关心暖墙的公益人士面前的难题。

  “暖墙”火了

  “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通过各地的新闻媒体报道,国内的“暖墙”几乎都原汁原味地延续了这种形式,都在墙上书写了类似的文字。在世纪寒潮的衬托下,暖墙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会引爆全城的热情,迅速占领社交媒体的头条位置。

  暖 墙如此火爆,东莞暖墙的发起人卢叙安表示,确实出乎意料。作为东莞最早的暖墙创设者,他告诉南都记者,他被这一善行所触动,而且国内其他城市也已经有了, 便与朋友商议设立了这面暖墙。根据他的设想,这样简单的一面墙只要能够遮风蔽雨、适合挂衣物就行。平时则安排人员去整理一下衣物,以免乱糟糟的,影响市 容。

  暖墙就设立在他位于东莞南城石竹路菊香苑饭店外的一面空墙上。根据粗略统计,从今年1月底创设以来,被取走的衣服有千余件,收到的衣物更是不计其数。

  饭店保安龙大叔介绍,一般都是晚上或早上来领衣服的人多,来领衣服的人有环卫工人、的士司机还有一些打工者。来送衣服的人有周边居民甚至还有其他镇街和广州的人专门驱车送衣服过来,送来的衣服大多数都是洗过的,还有很多都是新的。

  卢叙安创设暖墙的消息在东莞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后,2月6日,长安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外,也设置了一道暖墙,并发起“爱的温暖牌”寒衣漂流活动,活动也是相当火爆。

  在“欢乐长安”政府官方微信、微博的倡议下,市民的爱心开始“爆棚”,春节前后短短几天时间内,热心人士捐出上千件衣服、鞋子和围脖等御寒物品。

  现场值守的榕树下文化空间文化志愿者吴华回忆说,长安的市民很有爱心,大家送来的衣物基本上都是干净整洁的,有的市民在捐赠前还特意把衣物洗好熨平,再叠得整整齐齐送来,有人甚至将刚买的名牌鞋捐了过来。

  “捐献的人很踊跃,领取衣物的人也很坦然。”吴华告诉南都记者,前来取用衣物的人既有来广场游玩的,也有流浪汉等各类人士,他们都大大方方地各取所需,较少有人悄悄领取。

  “在 这里值守,每天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吴华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来自长安一模具厂的打工小伙。小伙说他们厂已经3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一时没钱回家过 年,甚至连购买御寒冬衣的钱都没有。不过,这个小伙挺乐观,他说和同事们都相信工厂老板的人品,春节期间继续边加班边等工资。领了衣物之后,小伙还“投桃 报李”地问吴华,“你们接不接受捐书?我想把平时看的书捐到这里,跟大家分享。”

  暖墙在东莞的火爆,跟其他城市非常相似。广州、深圳、厦门、昆明等城市的暖墙也都经历了类似的火爆。

  喜与忧

  在创设暖墙之前,卢叙安饭店外的位置其实就已设立了图书角,跟暖墙的设置一样,人们将不用的图书放到这里,有需要的人可以免费阅读或带走。但图书角设立很长时间以来都不温不火。暖墙一出现,就吸引了广泛关注,前来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

  卢 叙安时常和一起做公益的朋友聊这件事,暖墙怎么就火了呢?常年从事公益活动的卢叙安,对于做公益这件事始终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在决定做一件公益慈善事情之 前,绝对不给自己设定目标,或者达到一种什么效果,更不会想要到什么舆论关注度等。同时,也绝对不会让公益慈善项目成为自己经济上、时间上或者心理上的负 担。因为他认为只有平平淡淡地做,才能持久地把事情做下去。

  决定做暖墙也是如此。“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决定做的,是经过慎重考虑 的,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卢叙安告诉南都记者,前期准备的时间就预想了会遇到什么问题,例如场地、管理人员等。场地就选择在自己饭店外面,不用再付额外 的租金。做告示牌和衣架时,五金店的老板听说是做善事,没有收任何费用,并且免费安装。管理人员就是自己和饭店的工作人员。

  饭店保安龙大叔会选在中午之前或下午两三点钟客人少时,来打理暖墙的衣物,将送来的衣服整理好,挂到墙上。

  龙 大叔说,老板卢叙安把员工分成了几个小组,定期做慈善公益,但都是完全自愿。“慈善公益不全是高大上的,普通员工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就不是简 单的打一份工,通过做些慈善,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卢叙安称,所以做暖墙,员工们都很积极地去维护管理。

  尽管预想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暖墙的火爆还是出乎卢叙安和员工们的意料。几乎全东莞都知道了南城有个暖墙,捐赠的衣物也是从四面八方涌来。暖墙已无法承载这么多衣物,卢叙安只好在厚街镇租下一间仓库。

  东莞暖墙的火爆,起初也让卢叙安觉得自己的行动成功地点燃了民众爱心的火焰,尤其是长安镇紧跟着设置了暖墙。

  然 而,很快他就发现,前来领取衣物的远远少于送衣服的,造成了大量衣物领不走的情况。卢叙安和朋友们想了很多办法,例如与偏远地区对接,将收到的衣物邮递过 去。一些太差的衣服则制成拖把之类的,进行废物利用。来不及转移到仓库的,如一些实在破旧、脏的以及贴身内衣等,也会丢弃。

  “处理这么大量的衣物,无论是邮递还是废物处理,都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这成为了一种负担。”卢叙安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跟暖墙火爆的原因是部分重叠的。

  卢叙安认为,暖墙门槛低,而且解决了捐助衣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的人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过来自由挑选,按需索取,让捐助的意义立竿见影。

  然而,也恰恰是暖墙通过社交平台或公共媒体传播的特性,而一些真正需要的人却并不接触这些传播媒介。大量的捐衣服者是高度融合在社交平台的,所以捐衣服的人非常多,参与也非常踊跃,但来取衣服的人比较少。

  一方面是信息传播不到,另一方面,暖墙还是太少。卢叙安认为,既然门槛比较低效果也非常好,应该有更多的人去设置暖墙,让暖墙分布到需要的人群身边,让暖墙深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出现在新闻中,“这才是真正点燃民众爱心的火焰”。

  水土不服

  解决了管理和场地问题,卢叙安剩下的似乎都是些“幸福的烦恼”。而国内其他城市的暖墙也遭遇了些水土不服。

  有个人出钱或亲自管理,也有慈善公益组织运作,还有很多暖墙完全是照搬伊朗模式,无人管理。这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了民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云南媒体报道的,位于昆明北站隧道的暖墙启用不到1 0天就已“阵亡”,因无人打理而变成旧衣物“垃圾场”,遭到市民投诉后,被取缔并清理。

  位于厦门一处地下通道的暖墙,短时间内就收到各类衣物5000多件。前来送衣服的人众多,闻讯前来挑选衣服的人也在现场试穿挑选,一度让原本就狭窄的地下通道变得拥堵不堪。发起人被迫贴出告示,暂停接受捐赠衣物。

  位于济南经二路的暖墙也是民间自发设置,因无人管理,大量的衣服迅速挤占了只有五六米宽的胡同,而且靠近垃圾桶,几乎无人愿意靠近了。几天后,大风将暖墙上的宣传挂画刮掉,暖墙自此变得不伦不类。

  一些由公益组织管理的暖墙,状况相对良好。广州在天河和番禺的暖墙,由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等公益组织专人管理,维护暖墙的正常运转,受到街坊和露宿人员的好评。

  深圳南山一处桥洞内的暖墙甚至改变了原先脏臭的桥洞环境,挂在墙上的衣物和书籍,吸引了行人驻足拍照。

  舆论关注的热度,让暖墙迅速增温,从而遭遇管理上的尴尬。季节的转暖,则着实让暖墙面临消失的窘境。

  南都记者日前在东莞长安广场上看到,“暖墙”依然存在,铁架上挂着十来件衣服,其中有几件是夏天穿的短裤,下面还摆放着几双鞋子。不少在广场上玩耍的人都穿着单衣,甚至能看到穿短袖T恤和短裙的男女。南都记者在现场观察良久发现,“暖墙”上的衣物已少人问津了。

  吴华告诉南都记者,捐献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那几天,而这千余件衣物在元宵节之前基本上被领取得差不多了,目前就剩下现场那几件。最近天气虽然转暖,但仍有些反复,因此吴华依旧要值守,每天都妥善保管衣物,等待有需要的人将最后几件领走。

  长安镇宣传文体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日如果天气继续升温,暖墙将会被撤下。接下来根据市民的反响和需要,或将发起类似的公益活动,让更多的长安居民参与并传递爱心。

  眼看气温升高,卢叙安也在发愁,天气转暖后,暖墙怎么持续下去,他希望市民和其他公益慈善人士为他提供好的思路。

东莞天气预报30天:http://www.tianqiyugao.com/dongguan/

天气预报30天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