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省大部分地区迎来雨雪天气,其中三门峡、郑州等地降雪为暴雪级。大雪为农业生产带来丰沛水量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公共交通应急反应能力。
机场关闭,延误了回家的步伐;公路结冰,行车变得极不安全。这种突发天气对公共交通承载力、部门应急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应急救援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特事特办。郑州铁路局启动空铁联运应急机制,开行由郑州机场到郑州高铁东站的临客,将机场1200多名滞留旅客快速送到市区进行安置;三门峡警方果断切断高速护栏,打通生命通道,解救因积雪被困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和乘客;为应对堪比春运的人流量,郑州轨道交通公司加开班次,并延长运营时间到凌晨。
特事特办的背后,是平时应急演练的心血凝聚。各个部门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做出正确的行动,这不是偶然,而是将训练内容实战化,郑州铁路局开通的临客,就是充分利用了原有交通资源。正是有了这些特事特办的行为,才极大地减轻了暴雪天气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
在突发事件面前,是墨守成规还是特事特办,考验着有关部门的决心和能力。此次突发天气还是暴露了一些应急救援中的短板,尤其是信息发布方面。尽管气象部门提前几天就已发布了降温降雪信息,微信微博上降雪消息早已刷屏,但为什么当天还是出现了过万旅客滞留的情况?原因是多样的,出行的日程无法更改,选择更换的交通工具有限等。
如果气象信息发布附加一些服务知识,如“暴雪天气尽快下高速公路”等,就会更便于市民出行。此外,突发天气下,倡导公共交通出行是大方向,但全部人都拥入公共交通系统也会增加运营负担,甚至造成交通瘫痪。如地铁运营能力有上限,若要超过承载能力就要限制客流。这种情况下,更要及时发布信息,不能让市民到了地铁站才发现上不去,从而防止因客流过多发生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
应急救援讲究“平战结合”,此次暴雪天气下的救急措施,为今后公共交通应急保障机制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相信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有关方面将会更加从容应对。
河南天气预报30天:http://www.tianqiyugao.com/hena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