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傍晚,无锡市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居高不下的气温也骤降7℃。其实这场久旱逢甘霖是市气象局人工增雨的效果。“人工降雨为啥还会出现打雷,难道雷电也能人工造?”“据说人工增雨要发射火箭炮,霸气侧漏啊!”在网络上,锡城网友对人工增雨充满了好奇,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于是,记者5日再次来到无锡市气象局一探究竟。
无锡市气象局业务法规处的工作人员说,昨天发射了两枚增雨弹,为锡城带来了普遍降雨,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30毫米,其中叙丰里的降水量达到了41.2毫米。
对于网友们热议的“神秘的增雨弹”,工作人员介绍说,其外形和火箭炮有些相似,末端是推进部分,凝结核藏在靠近尖端的那部分里面,到了空中,催化剂会缓慢地散开。另外,中间部分会脱落,所以必须计算一个安全射界,确保脱落的碎片最终掉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网友“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石先生”不解地问:“人工降雨只是靠发出去的碘化银颗粒吸附水蒸气,形成小水滴然后降雨,并非通过带相异电荷的云相互作用形成雨滴,所以就不会有闪电,也不会打雷。但为什么4日傍晚电闪雷鸣?”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即便不做人工增雨,4日傍晚也会出现雷电,人工增雨的作用是让雨下得更大一些、更多一些,人工增雨对天气和环境的影响都很小。
锡城高温还在持续,最近会不会再次进行人工增雨来降温?这恐怕是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市气象局相关人士说,这人工增雨可不简单,要凑齐“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才能天降甘霖。一是天空中的云有足够的水汽,是实施人工增雨的先决条件。前段时间锡城一直晴空万里,这样的话,即便火箭架和增雨弹随时待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人工增雨要得到部队和民航空中管制部门的联合许可后方能实施。如今的空中交通和地面交通一样繁忙,部队有空中演习或民航的飞机在人工增雨的区域内飞行,都会影响人工增雨的实施。另外,火箭发射架和增雨弹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操作的,操作者必须是持有省级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现场还至少需要6-7名业务人员操作气象应急车,通过卫星天线和无线网络连接,实时监测天气情况,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实现人工增雨。
从市气象台获悉,虽然以前过去的是“史上最热”7月,但目前看来8月也毫不示弱,而且新的这波高温将更加猛烈。昨天,宜兴的最高气温已达到40.1℃,创历史新高。市气象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夏市政府启动了高温预警,人工增雨在政府的预案之内。一旦天气条件达标,他们还会考虑进行人工增雨。(惠晓婧、王高岩)
无锡天气预报30天:http://www.tianqiyugao.com/jiangsuwuxi/